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动态振弦采集及分析系统的正确使用方法介绍

动态振弦采集及分析系统的正确使用方法介绍
更新时间:2025-07-18      阅读:27
   动态振弦采集及分析系统凭借其高精度、实时性和可靠性,成为桥梁、大坝及其他大型基础设施健康监测的重要工具。通过准确测量和分析结构内部的应力变化,该系统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,确保结构的安全运行。本文将详细介绍动态振弦采集及分析系统的正确使用方法,帮助用户更好地利用这一强大的监测设备。
 

 

  1、安装与布线
 
  传感器安装:
 
  选择合适位置:根据工程需求和结构特点,确定传感器的安装位置。例如,在桥梁监测中,应优先考虑主梁、支座等关键部位。
 
  牢固固定:使用专用夹具或粘合剂将传感器牢固地固定在选定位置,确保其不会因外部振动或环境变化而移位。
 
  布线连接:
 
  合理规划线路:尽量减少电缆长度并避免交叉缠绕,以降低信号干扰。对于长距离传输,建议采用屏蔽电缆。
 
  防水防尘措施:所有接头处需做好密封处理,防止水分侵入导致短路或其他故障。
 
  2、数据采集与设置
 
  初始化配置:
 
  校准传感器:在使用前,按照制造商提供的说明书对每个传感器进行校准,确保其测量精度符合要求。
 
  设定采样频率: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调整合适的采样频率。较高的采样频率可以获得更详细的动态信息,但也会增加数据量和存储需求。
 
  启动采集:
 
  检查连接状态:确认所有硬件连接正常后,开启数据采集模块,并通过软件界面验证是否能正常接收数据。
 
  设置触发条件:为提高效率,可以预设触发条件(如超过某个阈值),当满足条件时自动开始记录数据。
 
  3、数据分析与解读
 
  初步筛选:
 
  去除噪声:运用内置的滤波功能,剔除原始数据中的噪声成分,突出有用的信号特征。
 
  识别异常点:通过统计分析方法,快速定位异常数据点,并标记出来供进一步分析。
 
  深入分析:
 
  频谱分析: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,有助于识别不同频率下的响应特性,进而判断是否存在结构损伤等问题。
 
  趋势分析:绘制时间序列图,观察某一时间段内的变化趋势,评估结构的整体健康状况。
电话 询价

产品目录